国产成人精品a有声小说,在线观看亚洲网站,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,欧美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

            中國西藏網(wǎng) > 即時新聞 > 國內

            直播賣金融產品 銀行和消費者都應更審慎

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7-18 16:54:00來源: 中國青年報

              萬物皆可直播的主角仍在增加,這一次進入直播間的是銀行信用卡、貸款等金融產品。

              只要點擊屏幕下方的小風車,填完幾行信息,就能申請信用卡,根據(jù)短信提示確認是否進入面簽環(huán)節(jié)。以一家國有銀行為例,該行信用卡中心的短視頻賬號擁有97.9萬粉絲,其直播動態(tài)的歷史記錄顯示,5月16日至7月14日,該賬號開啟直播超過40場。

              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注意到,多家銀行直播間內介紹的信用卡申請的條件只有兩個,年滿18周歲以及有穩(wěn)定收入來源。但主播們也會同時提醒,線上提交申請不代表通過資質審核,最終激活信用卡仍需要通過面簽。

              事實上,多家銀行通過直播、社交平臺等新型網(wǎng)絡渠道營銷金融產品已經引發(fā)市場和監(jiān)管部門關注。7月4日,原銀保監(jiān)會風險處置局向各家銀行下發(fā)《關于開展網(wǎng)絡直播銷售情況調研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擬開展書面調研。《通知》設置了七大問題,調研內容主要關注銀行2021年以來的網(wǎng)絡直播銷售情況和過往的投訴糾紛。

            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馬思超說:“金融產品和其他產品不同,買賣雙方是債權債務關系,一旦涉及信用貸款或是理財產品,消費者承擔的風險會更大。”

              直播背后的信貸需求不足

              這不是直播間里第一次出現(xiàn)與金融相關的內容。馬思超記得,2020年,就有一些銀行開展網(wǎng)絡直播,當時以科普金融知識、介紹銀行各項業(yè)務等為主,有關信用卡、貸款、理財?shù)犬a品的銷售還較少出現(xiàn)。

              山東濰坊農商銀行當時就把金融服務信息搬進了直播間,該行副行長劉瑞彬接受媒體采訪時說,傳統(tǒng)的“掃街”發(fā)傳單等業(yè)務拓展模式相對成本高、成效有限,疫情期間高頻使用的視頻直播,也催生了屬于銀行業(yè)的視頻服務模式。

              在馬思超看來,采用直播的形式,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傳統(tǒng)銀行吸引流量、增強與客戶互動,但能不能在直播間賣貸款等金融產品,仍是個需要探討的問題。他以貸款產品為例說,現(xiàn)階段,直播間或許能作為導流的入口,讓客戶更方便地上傳最基本的信息,“但進一步的貸款獲批,仍舊需要按照傳統(tǒng)的線下審核流程”。

              對于最近出現(xiàn)在短視頻平臺里的貸款業(yè)務直播,不少業(yè)內專家表示,背后是信貸需求不足所致。

              “可以說,銀行的貸款額度是足夠的,但市場相較以往不夠熱情。”馬思超注意到,今年6月以來,多家銀行效仿電商平臺開展618大促活動,活動內容包括發(fā)放利息優(yōu)惠券、邀請多人團購等,“消費貸成為不少商業(yè)銀行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發(fā)力點,主要方法就是降低貸款利率。”

              6月20日,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迎來下調。當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(yè)拆借中心公布,2023年6月20日LPR為:1年期LPR為3.55%,下調10個基點,5年期以上LPR為4.20%,同樣下調10個基點。這之后,部分銀行也跟進下調了信用貸款利率,其中就包括消費貸。

              對此,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,消費貸利率持續(xù)走低,一方面,受市場競爭影響,國內消費信心和消費貸需求處于恢復階段,疊加銀行積極推動消費貸業(yè)務發(fā)展,同業(yè)競爭激烈。另一方面,近年來,為應對內外復雜經濟環(huán)境,宏觀政策偏積極,市場利率中樞持續(xù)下移。

              “銀行目前面臨的情況是存貸利差快速收窄,一方面資產端的貸款利率在下降,但另一方面,負債端尤其是存款利率的下調相對剛性,凈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。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王韌告訴記者,他最近調研幾家銀行時也發(fā)現(xiàn),在凈利潤收縮的情況下,銀行面臨的經營壓力較大,“這也導致一些地方性銀行會選擇用直播的方式,加大貸款類產品的推廣。”

              金融產品直播需審慎

              實際上,不管是2020年的金融科普直播,還是如今的金融產品直播,防范風險一直是監(jiān)管部門關注的要點。原銀保監(jiān)會于2020年發(fā)布的《關于防范金融直播營銷有關風險的提示》就提到“金融實況轉播營銷主體混亂,或者存在欺詐風險隱患”“在實時營銷活動中存在誤導銷售的風險”等情形。

              “一些金融產品直播介紹的是一個很低的利率,但并非所有消費者都可以申請到,有的貸款產品還被介紹為能夠遠程到賬。”馬思超說,這種信息披露不充分很容易導致一種誤導性消費。

              記者注意到,一些主播在介紹貸款產品時會強調“新客10天免息”,當網(wǎng)友提問具體額度和利率時,他們會回復“具體的最低利率和最高額度還要看最終的審核與評估結果”。

              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,在申請人獲得信貸方面,直播渠道與其他渠道并無二樣,但因為每個人的征信情況不同、需求也不同,所以最終的額度和利率會有所差異,這也增加了產生相應投訴的可能。

              “一些看直播的受眾,可能不符合相應的貸款資質或者風險意識未達到要求,如果將這些受眾納入銀行信貸服務的對象范圍之內,就會累積金融風險。”在王韌看來,這也是消費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之一,即渠道過度下沉帶來產品與客戶的錯配。

              馬思超也提到,傳統(tǒng)銀行在渠道下沉提供金融產品的同時,首先在內容審核方面就要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與風險提示,同時增強合規(guī)經營意識,嚴格把控直播主體投顧資質。他說,數(shù)字普惠金融的紅利正惠及更多小微企業(yè)、老少邊窮地區(qū)人群,但不可否認的是,數(shù)字鴻溝依舊存在,“在獲取金融服務或產品時,一些金融知識不夠多的消費者,可能就會被誤導,并承受較大風險。”

              他還補充說,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,銀行也要對風險防范保持審慎態(tài)度,“如果貸款放出去了收不回,也會形成壞賬,最后導致系統(tǒng)性的金融風險。”

              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朱彩云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            (責編:陳濛濛)

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